在前面的文章里面大家对医院导向标识系统按照逻辑关系进行了分解,其实已经涉及到医院标识系统的结构了,但是大家并没有对一系列的标识牌进行一个归纳,所谓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大家讨论医院标识系统也是这个思路,发散与汇聚是一轮接着一轮,今天的主题本质上是对前面一部分有关医院标识系统各个级别的聚合,大家来聊一聊易于那标识系统的结构,文章展开的方式还是按照普通患者的行动逻辑关系来进行,大致上还是划分为5个层级,结构分别如下:
1,形象类标识,医院是一个比较大的场景,大部分医院都是有围墙的,并且有大门的,门口一般必然会有医院的名称标识和logo形象标识,主楼的楼顶或者外墙上一般还会有楼顶大字或者幕墙发光字和logo形象标识,另外还有一种医疗机构强制图案符号类标识,那就是红色加号,这个标识形象几乎是所有医疗机构的标配;
2,户外导向类标识,无论是行人还是车辆进入医院区域,首先面临的是要去往哪个方向,如果是取停车场应该怎么走,如果是步行进入门诊大楼应该怎么走,这些就需要户外的导向标识来解决,通常来说,主干道和交叉路口是户外导向标识设置的主要位置,也是对患者及其陪护提供便利的人性化服务的开端;
3,室内分流指向类标识,进入到医院建筑物的内部,患者通常面临的是看病的具体流程以及各个流程对应的场所在哪里,二者缺一不可,要解决这个环节的问题就需要有各种索引牌和分流导向标识牌,当患者明确了具体的流程和去向以后,通常需要自行前往,而且一般看病过程中需要接触到多个场所,也就是说路径是不确定的,而且是多向的,甚至可能是单条路径需要患者往返数次,所以即使是同一条移动路径上,也需要在不同的方向设置相应的分流导向标识和索引类标识;
4,科室类功能型标识,患者与医生之间真正有交流的场所应该就是诊室,这时候就需要有具体的科室牌,当然也包括治疗类科室和化验类场所的门牌等等
5,公告以及辅助服务类标识,在医院里面还有很多事项是需要公示的,各种健康宣传栏,候诊大厅里面的数字公告牌,还有卫生间等周边服务类的相关标识牌,安全提示类的标识牌,消防类的标识牌,等等,大家都划分到辅助服务类标识的范畴,因为这些标识牌本身不在医疗行为过程中,而是为患者提供相关配套和保障服务。
以上是大家对医院标识系统结构的梳理,实际工程项目中根据场景化的需求进行展开即可,具体怎么展开,大家后面继续分享。
本文由柯赛标识原创,首发柯赛官网,转载请保留版权,违者必究。
2020-03-04
2020-03-03
2020-03-02
2020-02-29
2020-02-28
2020-02-27
2020-02-26
2020-02-25
2020-02-24
2020-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