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智能化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标识行业也不例外,智能标识在一部分场景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公共建筑由于其服务对象比较广泛,面向的人群众多,而且一部分公共建筑场景的商业价值传递需求比较强烈,所以也很乐意体验时髦的智能标识。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可不轻松,特别是当前智能标识尚未得到全面的应用,也没有一个统一的行业标准,所以相关的设计制作环节会面临着不少的问题,比如公共建筑场景中的智能标识通常会使用到声音这个元素来传递信息,具体要怎么传递信息呢,在传递过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项,这些对没有经验的甲方和乙方来说都是比较难以把握的,下面小编以柯赛的标识工程经验为参照,对公共建筑标识系统中对声音信息传递的3个要求进行分析:
要求1,确保重要声音信息与背景声音信息和噪音的区分度,公共建筑这个场景通常不会太安静,除非是一些政务场合,其他的带有商业性质的公共建筑场景中标识系统是很难做到肃静的,所以如果标识系统中有需要通过声音传递的信息,比如通过智能标识来实现,这里面的声音信息很有可能被嘈杂的其他声音干扰,为了有效的避免这种干扰,设计师应该提前采集一些有可能带来干扰的声音要本,再通过技术手段加以提炼,让标识系统中的主声音与采集到的杂音保持较高的区分度,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出声音信息的价值,也间接体现出公共建筑场所智能标识的价值;
要求2,声音信息传递的内容要足够清晰,以便于用户识别和理解,理论上声音信息传递给用户是通过听觉来获取,而传统的标识牌信息是通过视觉系统来传递的,本质上其实是一样的,所以要求也是一样的,视觉层面对图像文字符号等信息的要求是主次分明,易于识别和理解,听觉层面对声音信息的要求也是如此;
要求3,采用声音来源符合特定人群的喜好,虽然说众口难调,标识设计师不可能满足每一名用户的绝对需求,但是大多数用户群体的需求是用共同点的,有的声音让人很反感,也有些声音让人听了很愉悦,这就是声音的魅力,在公共建筑标识系统中有需要通过声音来传递信息的时候,设计师就应该去寻找具备良好用户接受度和体验感的声音素材,做好用户体验;
通常来说,人们对声音信息的辨认主要取决于声音信号的强度和频率,是否能够被人们所接受也主要体现在这两个方面,合理的强度和频率可以带给人们愉悦的听觉体验,反之,就会给用户带来不好的感受,这是公共建筑标识系统设计制作过程涉及声音信息的环节应该重点关注并解决的问题。
本文由柯赛标识原创,首发柯赛官网,转载请保留版权,违者必究。
2020-01-09
2020-01-08
2020-01-07
2020-01-06
2020-01-04
2020-01-03
2020-01-02
2019-12-31
2019-12-30
2019-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