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大家提到了有关学校标识数字化的问题,对数字化的落地方案做了一个初步的分析,其实在具体的落地过程中,大家需要做的工作远远不止一篇文章里面提到的那些,比如在前面规划设计阶段,就需要对室外和室内每个部分的标识牌设置情况都要做明确的设计,到了具体的标识牌上面,还需要做效果图和内容设计,效果图到了标识工厂,中间还有一个深化设计的过程,后续的步骤流程大家就不一一列出来了,说这些只是为了表明学校标识系统的复杂性,今天,大家继续从这个领域做文章,下面大家来分析学校标识系统室外部分的构成,主要有5个大类:
1,建筑名称类标识,学校的建筑物通常会比较多,除了学校名称,每个独立的建筑物一般也需要有自己的名称,有时候还需要附带学校的logo形象标识,这些都是学校标识系统的基本构成。
2,区域分布与索引标识,标识最初的作用之一就是用来指路的,指路意味着需要有明确的目的地,而每个目标场所在什么方向的什么位置,不同的建筑物是怎么分布的,这些都是需要通过标识标牌来做梳理,同时通过标识牌这个媒介来传递给用户,所以,在学校标识系统中,户外的标识构成中一般会有区域分布和索引类标识。
3,交通类标识,如果说幼儿园和中小学的校园比较小,交通标识的数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大家把目光转移到大学这个方向以后,会发现学校校园通常是比较大的,人们要怎么去往对应的目标场所,这是个典型的用户需求,无论是步行还是行车,都需要有相关的交通类标识牌来进行指引。
4,花草类标识,绿化是城市建设中重要的一环,在学校这个场景中也越来越被重视,当绿化面积达到一定的规模以后,就需要对各种植被进行有效的管理,其中,设置对应的花草牌就是一个具体的措施。
5,宣导类标识,学校是一个典型的学问类场所,所以,精神文明建设相关的素材需要有个展示的窗口,这个也是学校标识系统重要的构成。
总的来说,学校标识系统中室外部分标识牌的种类是多而杂的,除了实现基本的指引作用外,还需要承担大量的学问价值塑造和输出的重任,所以,学校标识系统要做好也不容易,需要甲乙双方同心协力才有可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本文由柯赛标识原创,首发柯赛官网,转载请保留版权,违者必究。
2021-08-18
2021-08-17
2021-08-16
2021-08-16
2021-08-13
2021-08-12
2021-08-11
2021-08-10
2021-08-09
2021-08-06